公司热销医学模型:心肺复苏模型
《2010AHA指南》对上海市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

     缩短胸外按压开始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近几年上海市急救车及急救网点增多,但急救道路不畅现象日趋严重。2011年前参照《2005AHA指南》心肺复苏成功病例中,医生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大都集中在到达现场的1~5分钟占60.6%,5分钟以上占29.9%,1分钟内仅占9.4%。2011年起参照《2010AHA指南》调整复苏流程ABCD 为CABD,强调将“C”放在首位,尽可能缩短胸外按压开始时间。2011年后复苏成功病例中,医生到达现场胸外按压开始时间1~5分钟下降至29.4%,5分钟以上下降至2.2%,1分钟内上升至68.3%,1分钟内开始胸外按压比例提高了59%。因此在急救人员到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缩短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尽早实施优质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执行《2010AHA指南》后复苏成功率及存活出院率均有明显提高的重要因素。

    尽早有效胸外按压的作用:199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了第一套心肺复苏指南,此后不断得到定期的更新,至今已发展至第三套。《2010AHA指南》在《2005AHA指南》的基础上,依据最近发表的复苏文献,以及2010ILCOR关于CPR和ECC治疗的国际共识,对其中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步骤顺序做了重大调整,即将A-B-C改为C-A-B复苏流程,并将胸外按压速率调整为至少100次/分,将按压深度调整为至少5cm。对于猝死患者而言,早期建立及维持有效循环,利用猝死早期血液中还存有一定含氧量及胸外按压时产生的被动呼吸来改善组织细胞的缺氧,比建立人工呼吸提供外部供氧更为重要,而早期有效的胸外按压是CPR过程中产生血液流动的关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脏中心主任GordonA.Ewy教授明确提出复苏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灌注压和血流”,而这些取决于胸外按压。2000年美国相关实验机构所做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院外心搏骤停者EMS电话协调员指导公众呼救中仅做胸外按压与做标准的CPR(按压+通气)效果一样。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成年患者,单做胸外按压的CPR(Hands-Only CPR)与常规CPR(胸外按压结合人工呼吸)具有相似的效果。单纯胸外按压能使动脉血气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在CPR最初的10min~15min内,任何缩短胸部按压时间的技术,都有助于改善心博骤停患者的预后。所以,已有较充分的证据支持了早期心肺复苏中尽早、优质的“C”重要性大于“B”。执行《2010AHA指南》后,复苏成功率提高1.0%,存活出院率提高6.3%,足以说明新指南提出的尽早有效胸外按压的理念,对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有很大作用。
 
产品导航
返回顶部